健忘原因是老化或「失智」?專家點出5大實用判斷

2023-05-11

(中時新聞網,栗筱雯2023.05.09報導)

刊登連結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30509005017-260408?chdtv

步入中年之後,人們或多或少會在許多層面觀察到自己出現初老症狀,也有人擔心恐怕是失智徵兆。英國失智症協會(Dementia UK)、阿茲海默症學會(Alzheimer's Society)專家從日常5大層面提供自我觀察的建議,包括記憶、言談、情緒與行為、視力、專注力與決策能力,其中又以視力、情緒與決策這3個面向的改變與失智問題關聯最大,應尋求專業診斷。 

  • 記憶:忘東忘西的狀況讓人苦惱,但發生頻率與嚴重程度才是判斷是否可能涉及失智症的關鍵。一陣子之前聽說的事情想不起來,手機等物品一時找不到,做以前沒做過的事要花更久時間(例如安裝使用新的電器),這是正常老化。現代人生活繁忙,這些舉止也可能單純反映壓力太大的問題。

    倘若「在自己家裡也迷路」、「造訪熟悉的地方卻搞不清楚方向」就要有所警覺,行為舉止若與以前大不相同也值得留心。剛剛聽到的事情轉身就忘,把物品放在不尋常的位置,做了一輩子的日常舉動突然很不對勁、發生頻率增加(例如不知怎麼穿好衣服,鍋裡沒注水就放到爐子加熱),最好儘速就醫診斷。記憶或思考層面問題可能是失智初期徵兆。

  • 言談:一時想不出某個字眼、聊天跟不上話題,都不是太稀奇的情況。如果常見物品的名稱老是忘記,往往想不出自己要講的字詞,聽別人說話經常很快就感覺聽不懂,有可能是失智徵兆。 

    一般人交談時會試圖理解彼此在說什麼,這種能力會隨著時間漸漸消退。部分失智症患者的典型症狀之一是想不出自己要講的詞語,在描述物品、動物、狀況或是情時使用不同的語彙,而不是講出正確或大眾常用的名稱。

  • 情緒與行為:誰都不可能天天心情愉悅,但倘若一個素來好脾氣的人開始經常因為小事就暴怒,或越來越常出現極端興奮或低落的情形,就屬於比較值得擔憂的問題。

    專家指出,失智症狀可能會讓人在職場、朋友圈、家庭變得孤僻,患者與他人互動變得格外困難而且會感覺心力交瘁,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,不想出門。原本害羞的人突然舉止大膽,寒冷的夜裡出門卻不帶外套甚至沒穿鞋,這類行為模式大變的情況若頻繁發生,宜找專業醫師診斷。

  • 視力變化:近年已有多項研究顯示,視力健康問題也可能與失智症有關。視力不若年輕時清晰,閱讀時增加照明或重新驗光配新的眼鏡就能解決,這是單純老化。倘若難以辨識顏色、無法辨別不同顏色,可能是失智症狀引起,這會導致誤解圖案與號誌。

    專家說,與失智症有關的視力問題,原因出在眼睛發送到腦部的訊息遭到曲解。譬如,閃閃發光的台階,反光產生的畫面看起來有可能像是水面,失智患者難以辨別。此外,特定類型的失智症患者甚至偶爾會幻視、幻聽、幻嗅。

  • 專注力與決策力:一忙起來或壓力大的時候忘了時間,偶爾沒想清楚就做了決定,好幾件事情同時做起來覺得很困難,這些是常見老化症狀。然而,明明置身於很熟悉的場所卻搞不清楚方向或找不到回家的路,就要懷疑是否屬於失智症狀。

    失智症患者的理解力、判斷力可能受限。如果做很多決定之前都沒想清楚,特別是與金錢、人身安全有關的事情,不論是否因為無法消化大量資訊或性情突然改變使然,均應由專科醫師檢查診斷。

原文來源https://www.dailymail.co.uk/health/article-11990201/Is-memory-loss-usual-age-sign-DEMENTIA-Experts-share-5-ways-tell-apart.html